-
從舟曲涅槃看西部振興
實際上在鄉村振興的時代,人力資源的流動它不是單向的,而是一個雙向流動、雙向選擇的過程。在鄉村振興的設計中,除了優厚的政策之外,更多的是這種事業平臺、生活平臺的打造,讓能人的心能留在這里。[全文]
-
為阻撓互聯網進入中國,美國都干了什么
2007年德國會議中,Wolff回憶到,如果沒有當年中德之間成功的電子郵件連接,1994年美國政府對中國全功能介入的許可將有可能被推遲很多年,就像他們對北朝鮮所做的那樣。當時,沒有人敢試圖將互聯網接入那些國家。[全文]
-
中國互聯網長城的“度”在哪里
谷歌事件至今,各方均付出了相當代價。因此,長城防火墻的這種使用方式應在非常態的特殊條件下使用,乃國之利器,不可輕用。這就涉及到理解長城防火墻的第三個層面,也是最重要的層面,即長城防火墻的“度”的問題。[全文]
-
靠什么守護中國互聯網的“根”
21日中國國內所有頂級域名解析異常的網絡事件,所引發的震動絲毫不亞于斯諾登曝光的“棱鏡門”事件。中國努力采取措施,應對根服務器不平等的問題。一旦中國與根服務器的聯系被切斷,互聯網將退回幾十年前的“戰國時代”?;ヂ摼W能有現在的發展,正在于科學家們的國際主義精神,中國也是受益者。國際主義傳統應成為中國互聯網安全戰略的倫理資源和基本原則。[全文]
-
信息社會,個人隱私保護任重道遠
中國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愈發嚴重。以個人數據為“平臺”的活動幾乎做到了從搖籃到墳墓,嬰兒出生,還未出醫院,父母即已收到奶粉等嬰兒用品的短信;親人剛去世,家屬就收到殯儀服務的短信。信息泄露導致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都難以避免受到商業信息的侵擾,垃圾信息無孔不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