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烏克蘭人,早就不想被“抓壯丁”了
在巴赫穆特戰役及2023年“反攻失敗”后,烏克蘭社會的愛國熱情消退,目前還愿意主動加入烏軍的人,要么是曾在頓巴斯作戰的預備役軍人,要么是狂熱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普通適齡男性對兵役避之不及。[全文]
-
歐美援烏的真實目的,德國人一年前就說漏嘴了
很明顯,無論是高科技,還是強軍力,都離不開這些礦藏。今天烏克蘭是熱點,明天或許就是北極圈。百姓被灌輸對世界進行格式化的“好壞”之分,最后發現,自己國家的動機也不“單純”。[全文]
-
特朗普、澤連斯基、普京,正在相互試探
美國先前停止對烏克蘭提供軍事供應,恰恰應該看作是為了敲打澤連斯基、讓他臣服于美國或者讓他下臺的舉措,而不是對烏克蘭“趕盡殺絕”。俄羅斯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謹慎地、小心地前進,想要在不撕破臉皮、保留政治臉面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獲取戰果。[全文]
-
美國情報系統到底有多“厲害”?
美國情報部門在歐洲國家駐華盛頓使館辦公室安裝竊聽設備,國家安全局能夠隨時訪問使館的VPN??梢哉f,歐洲各國代表發回本國的信函,全部都是公開的秘密。[全文]
-
一周軍評:戰爭販子們的邏輯
美軍高官看來,北約的“安全”是沒有上限的,也就是說,北約和美國“盟友”體系,將手伸到哪里,相應的對手就必須退卻,如果拒絕退卻,那么就是“我們沒有做什么事情鼓勵了他們”,就要趕緊采取更加激進的行動,甚至不惜開戰。[全文]
-
誰在踐踏烏克蘭的“尊嚴”?
人們渴望的“和平與正義”,是否只能成為強國利益碾壓下的犧牲品?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全文]
-
臺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當臺灣驚覺和平已逝,但為時已晚,并不是說,大陸不會再接受臺灣的“和統協商”,而是說,臺灣就像歐洲,“倚美病”已藥石罔效,失去了自主意志與能力,不見黃河心不死,不逼不上談判桌。[全文]
-
美國拿什么“聯俄抗中”?
特朗普對“補償美國的投入”這個問題非常執著,他正在試圖找到合適的方法榨取回報。這項協議最終的“利潤提取點”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而是來自一些歐洲或全球南方的企業。[全文]
-
一個單邊主義的美國是中國和歐洲的最佳粘合劑
歐洲無法承受同時與中國進行貿易戰和與美國關系緊張的局面。改善與歐洲的緊張關系也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不會通過歐洲的視角來看待俄羅斯,但中國也不需要為了俄羅斯而犧牲與歐洲的關系。[全文]
-
澤連斯基最激怒特朗普的一句話,直戳美國心頭大患
當前,關鍵礦產競爭已超越資源爭奪,成為制度創新與地緣影響力的角力場。美國若想扭轉對華依賴,需將臨時性政策轉化為系統性戰略,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與盟友協同中構建長期優勢。[全文]
-
美國斷供,若歐洲砸錢,烏克蘭能堅持下去嗎?
這樣的“美軍主干、盟軍填料”的架構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美國通過這樣的主從架構控制盟軍,實際上把曾經的歐洲軍事強國去勢了。這確保美軍有可靠的盟軍。但當美國甩包袱的時候,主干沒了,填料就散了。[全文]
-
烏克蘭人痛訴:“若非4個誤國神話,我們何以淪落至此?”
自1991年以來,塑造烏克蘭轉型神話的根本目的和效果,是確??鐕Y本帝國的擴張。正是這一復雜過程產生的社會影響,使民間對抗和武裝沖突成為可能。[全文]
-
美國決策失誤如此致命,布熱津斯基之“過”?
全面控制歐亞大陸,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布熱津斯基似乎沒有看到美國國力的限度,他以為美國無所不能,但實際上,美國不可能撬動全世界,正如施密特所評價:“卡特和布熱津斯基,都以同樣的方式過高地估計了世界的可塑性僅僅取決于白宮的決策?!?a href="/ChengYaWen/2025_03_02_766842.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名為烏克蘭的祭品,身上刻著“美國有風險,抱腿需謹慎”
這波爭吵,除了貢獻娛樂效果之外,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烏克蘭實質性走向祭壇的關鍵一步,當然后續整個過程,是能夠做到古典好萊塢的絲滑,還是達到寶萊塢級別的音效,又或者再度貢獻歐亨利式的解決,還有待基輔男孩和白宮房地產大亨之間的博弈。[全文]
-
“中國過去幾周非常安靜,這是明智的做法”
烏克蘭有可能將我們所有人拖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歐洲人正試圖通過討論加強軍事防御、派遣自己的部隊入駐烏克蘭來破壞這一和平進程,這是完全不現實的。但歐洲人希望戰爭繼續,這會讓事情變得非常困難。[全文]
-
澤連斯基出賣了烏克蘭,但我還是想提醒特朗普
烏克蘭“Velta”公司(主要從事鈦鐵礦開采)的創始人安德烈·布羅茨基在采訪中提到,“我們的礦產資源尚未準備好出售給外國投資者”。實際情況是:“你們可以來購買,但我們具體能賣什么,能賣多少,我們只能視情況而定”。[全文]
-
沒有Telegram,俄羅斯在這場認知戰里會更被動
北約強調認知戰的鼻祖是《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其深刻意義不僅是一種軍事威懾的有效傳遞,更蘊含著價值觀的有效傳遞,即“我現在的行為到底有沒有意義”。未來對抗中,價值觀高地的爭奪一定是認知對抗中最為高維的爭奪。[全文]
-
“臺灣是棋手不是棋子”,賴清德哪來的自信?
“我在空軍服役時,志向高遠,想要把臺灣所有的飛機都好好地檢查一遍,看看到底有多少戰力、哪里需要改善,結果檢查一通后發現,真正可以用的飛機其實不到兩成?!?a href="/QiuYi/2025_02_27_766465.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就算被特朗普拉攏,普京也“不會背叛中國”
“普京總統永遠不會拋棄中國,永遠不會背叛中國。中國是多極化世界的支柱,沒有中國的偉大、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及它的獨立自主和真正的地緣政治主權,俄羅斯在面對西方和美國時將是如此脆弱?!?a href="/AlexanderDugin/2025_02_26_766338.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人工智能時代,戰爭形態是否會徹底改變?俄烏戰場給了個答案
傳統有人駕駛的重裝備、如火炮、固定翼和直升機、坦克裝甲車是否將被淘汰?答案很難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美方:烏克蘭同意舉行總統選舉
-
“不同尋?!?,特朗普盯上了這里,為什么?
-
“北約給烏克蘭虛假的希望,更壞”
-
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呼吁立即實現全面?;?/a>
-
特朗普想要扎波羅熱核電站?澤連斯基:不轉讓,但可以談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間里談話,英國只能敲門”
-
“普京愿承諾對烏剩余領土不提出主權要求,但特朗普要先…”
-
美俄烏即將三方會晤?美方回應
-
密會烏克蘭反對派,庫什納、小特朗普…他們都有份
-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話:美國可以幫助運營烏發電站
-
特朗普:跟澤連斯基打了一小時電話,我們走上了正軌
-
“美俄周日繼續談,細節決定成敗”
-
普京一腳把球踢回去了,特朗普這次接得住嗎?
-
英國再威脅俄羅斯:小心點,歐洲還有武器
-
美俄通話,“烏克蘭在菜單上”
-
俄軍:為破壞俄美領導人通話,烏軍對俄別爾哥羅德州發動襲擊
-
澤連斯基回應
-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非常好且富有成效”
-
白宮:美俄總統通話同意需結束俄烏沖突,改善美俄雙邊關系
-
“特朗普與普京迎來‘雅爾塔時刻’?”
-
-
· 烏克蘭之殤 ·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獨立,自此烏克蘭戰火自2014年后再次被點燃。
-
俄軍官:已控制庫爾斯克州幾乎所有定居點
-
特朗普:將于18日早上與普京通話,非常期待
-
澤連斯基與馬克龍通話
-
“我和普京約好時間了,要談發電廠和資產分割”
-
特朗普:18日將與普京通話,討論結束俄烏沖突
-
梅德韋杰夫:北約“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意味著與俄開戰
-
澤連斯基更換烏軍總參謀長
-
烏軍確認:從庫爾斯克地區蘇賈撤出
-
“已組建和談代表團”
-
承諾“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特朗普回應:當時帶點諷刺
-
暗示撤兵?澤連斯基稱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任務已完成
-
特朗普:我跟普京聊過了,要他饒烏軍一命
-
“美國拒絕了:還得改”
-
升級!俄奪回三座城鎮,烏稱擊退22次進攻
-
普京提議與特朗普會談,中方表態
-
特朗普回應:“很樂意”與普京會面
-
美國特使已抵達莫斯科,預計最快今日與俄方接觸
-
俄駐英大使:只有達成全面協議,才會考慮停止軍事行動
-
“不會承認任何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這是紅線”
-
魯比奧:我可以保證,美國不會向俄羅斯提供軍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