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巴黎奧運時間 |?中國元素刷屏,游客直呼“巴黎含‘中’量超標”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來到巴黎,大家也發掘了這座奧運之城的“另一面”。中國品牌展示、中國中國文化體驗……讓不少游客和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巴黎的含“中”量超標了吧![全文]
-
“團結的力量”:在上海對話全球南方學者
2023年5月6日,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辦,觀察者網觀視頻和《東方學刊》共同協辦的2023思想者論壇順利舉行。本次論壇以“團結的力量:對話全球南方學者”為題,高度契合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劇烈變動、國際輿論格局亟需變革的時代背景。[全文]
-
-
柯文思:有些人試圖“摧毀”《雄獅少年》,這并不合適
(觀察者網 訊)去年底,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上映后,口碑迅速兩極分化。影片最大的爭議點,并不在劇情,而是[全文]
-
后西方世界中國道路的意義,2021年思想者論壇在滬舉辦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12月4日,海內外4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線上線下,參加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傳媒、上[全文]
-
-
-
-
-
張旭東《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出版
作為“張旭東作品系列”的第三部,全書是一部西方思想經典導讀課程,也是關于現代國家與個人、自我與他者、普遍性與特殊性等現代性核心議題的觀念史梳理和文化批判專著。[全文]
-
-
-
-
張維為《中國戰疫!》2020上海書展簽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一次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更是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在這場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國交出的答卷讓世界矚目。[全文]
-
BBC主播一句話把張維為逗笑了
【視頻/觀察者網 周千千】7月21日晚,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接受BBC采訪。關于香港國安法,他表[全文]
-
-
· 這就是中國 ·
-
特朗普變法:“快刀斬亂麻”或將成“亂麻止快刀”
美國面臨的挑戰大多數是結構性、歷史性的,絕不可能通過一屆政府一次變法而改變。美國的失敗可能比美國的強大更危險,帝國的退縮可能比擴張更瘋狂,我們要做好各種準備,既要準備與美國達成新的合作共贏模式,也要準備迎接各種無底線的挑釁和攻擊。[全文]
-
DeepSeek震撼
這次在歐洲我也有這個感覺,為什么他們這么被震撼?因為他們一下就看到,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是沒有用的。[全文]
-
“洋悟”運動:中美民眾大對賬
很多美國朋友在小紅書上走過一圈,甚至還有很多人留下來了,對于這些人來說,確實是看見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同時相當多的人開始反思,為什么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是這樣?[全文]
-
近代以來,“中國夢”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斷言,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所描畫的新中國藍圖、金仲華九十多年前的“中國夢”,絕大多數都已經實現了。而且中國崛起的現實,在很多方面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夢想。[全文]
-
談談西方制度的封建性
我們討論封建性,其實歸根到底是在討論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缺陷。反封建真正的靈魂在于反自我落后的那些東西。不光是反外在的封建性,還要反自己內心的封建性。[全文]
-
即使美國退出,我們仍能帶領大家前行,這是中國今天的底氣
錢凱港項目的示范效應巨大,但是我們依舊面臨一個問題,就像中阿核電站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可能會因為美國的影響而被取消或暫停。[全文]
-
中國強勢反制裁,用美國聽得懂的方式給美國立規矩
不久前,我接受泰國媒體采訪,被問到美國如果老是不接受中國崛起怎么辦,我笑著說:“如果美國還不接受,我們就迫使它接受吧!”[全文]
-
德國亂、法國亂、韓國亂,西方模式怎么了?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人生病時,難道去廣場上讓路人隨便選一個人治病,不如找專業醫生更可行嗎?這也是在強調治國理政必須依賴人才,避免盲目的“廣場政治”。 [全文]
-
運河:從歷史走進新時代
如果說人民是肌體、制度是骨架、語言文化是靈魂,那么運河就是我們的人造血管。中國人從來沒有屈從于自然的阻隔和疆界,把各個地理區、經濟區給結合成一個更大的有機的生命體,并且通過運河滋養著政治中心和高度發達的政治文明。[全文]
-
震撼世界的中國能源轉型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幾乎所有的能源故事本質上都是中國故事?!?a href="/ZhangWeiWei/2025_01_12_761823.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